不少人都知道許多食物即使超過標籤上的「此日期前最佳」期限,卻都還能食用。為了避免食物屢遭浪費丟棄,英國一間公司開發出一種新型「觸覺式標籤」--Mimica Touch,只要用手觸摸就能知道食品是否可以繼續食用。標籤材質採用明膠,並且針對每種食物個別製作,來反應出各種食品腐敗的溫度與時限。
八間教資會資助大學將於11/3-17-3發起「八大BYO (Bring Your Own )」運動,鼓勵師生減少使用即棄用具。八大校園內多間食肆將會推出推出優惠,讓自攜重用器具的顧客,享受折扣優惠。
「飯可以唔食,但咖啡奶茶唔可以唔飲!」然而,每飲一杯飲品便會消耗一個外賣杯,全港每日被丟棄的外賣杯就便高達210萬個。其實有不少飲品店已提供「自備杯優惠」,只要顧客自備水樽或杯便能享有優惠! 

法國外交部宣布推出「環保美食白皮書」草稿本,旨在從美食角度推動環保。《法國美食白皮書》工作小組聚集了30多位廚師、食物生產者和環保人士,思考當今美食與環保有關問題,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。

台灣新竹市出現全台首座「食物森林」, 以可持續方式種植,開放給公眾隨時摘採和一同栽種,集種植、環保、教育功能於一身,現已產出亞十多種可生吃的食材,成了其他縣市取經、學習的對象。

每年有近200億磅的品質優良的農產品,因外表不合格而被拋棄。美國馬州蒙郡的Ben Simon便創辦了「不完美農產品」(Imperfect Produce)公司,為顏值低但營養價值絲毫不受影響的蔬果們正名。
為響應環保減少垃圾量,渣打馬拉松今年向選手派發3萬個可摺疊膠杯,冀選手在比賽當天自備水杯飲水。然而,馬拉松當日只有少數跑手有自備杯,即使補給站內有水壺供跑手斟水,亦鮮有人使用,選手一般只是接過水杯飲水後丟棄,現場所見數以千計紙杯被棄置。

法國政府近年積極減少國家食物浪費,除了規定商場把未售完食物捐贈給食物銀行、鼓勵餐廳提供打包服務外,有民間組織建議修改保存期限標示方式,因為有些食物過期後仍可食用。